全國政協常委、九三學社中央常委、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滇生認為,如何建立農業脫貧長效機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一個關鍵,而發展農業托管服務是建立農業脫貧長效機制的有效舉措。
劉滇生深入到山西各貧困地區調研了解到,大多數貧困地區都處在山區,地理氣候條件比較惡劣,但這也是特色農作物和果業發展的特有優勢。如果能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,立足產業基礎,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,就能成為農民脫貧的有效途徑。
“可目前還有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亟待解決!眲⒌嵘f,首要問題就是農業科技水平不高。從山西的情況看,因為貧困地區地形復雜,種植方式比較落后,有的地方依然在使用比較原始的生產方式,生產效率低下,產量不高。
而保鮮倉儲能力差也影響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品質。很多農戶依然采用較原始的倉儲方式,缺乏保鮮設施,一過夏天就變質了!皼]有品質,怎么會有市場?”
劉滇生還說,農民期盼著風調雨順、農產品豐收,可由于缺乏銷售渠道,沒有品牌,產品賣不出好價錢,豐收不增收。為了增產增收,農民必須使用新技術、好設備,而這些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。但由于生活貧困,加上貸款缺少抵押和擔保,籌資較難。
劉滇生認為,靠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實現脫貧非常困難,最好的辦法是托管式服務與先進農業技術結合。具體來說,就是合作社與農戶采用土地托管模式,從種子采購到產品銷售,由合作社進行管理,土地仍屬于農民。最后農產品賣出的收益,扣除給合作社的服務費用后全部歸屬農戶。農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。這種模式有利于規;、集約化經營,發揮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的優勢,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,又保證了質量!艾F在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的較多,剩下的多是缺少技術的老人和兒童,這種做法可以解決農業生產缺勞力、缺技術的難題,有助于推動脫貧攻堅!眲⒌嵘f。
劉滇生還建議,在貧困地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,提升農產品附加值。合作社可與農業企業合作,農產品由涉農企業收購,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,完成產業鏈閉環,打造農產品品牌,提高貧困戶收入。
為了解決資金問題,劉滇生建議,通過合作社擔保從農村信用社貸款,解決農產品生產、加工、倉儲等環節的后顧之憂。
|